我叫某某,男,汉族,1987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农村家庭,现为湖南省邵阳学院中文系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学生。
家中一共四口人,年过八旬的奶奶徐顺如,父亲洪海文和母亲曾毛利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政治面貌都为群众。
自懂事以来,从长辈们的谈论中,从街头巷尾流传的歌谣中,共产党的名字就一直出现在我面前,沐浴着共产党的春风,我充分享受着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并一直心存感激,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深烙在我幼小的心灵。
1993年9月,未满7岁的我进入了湖南省湘潭县响塘乡中心小学,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迈出了人生学习的第一步,在小学7年的时间里,我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不但跟老师们学习了很多的文化知识,也开始与人交往,开始与人相处,而且在各种各样的素质教育中,我初步接触到了中国这个伟大的名字,知道在家乡毛爷爷的带领下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香港、澳门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且励志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建设祖国的明天而奋斗。伴随着“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歌声,二年级的时候,戴上鲜红的红领巾,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誓言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并激励着我不断进步。在小学7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这班干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勤奋学习,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的学习。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XX年9月,我进入湖南省湘潭县响塘乡南谷中学开始了初中3年的学习。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面孔,我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尽快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幼小的心灵有了些许的成熟,对于自己的将来有了一丝责任感,所以,在初中三年的生活中,我不断完善自己:学习上,我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各类考试中频频获得喜人的成绩;生活上,我和同学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工作中,我一直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在各类活动中积极表现,成为老师的帮手,同学的榜样。正因为如此,在初中一年级, XX年1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党的后备组织,当我再次举起右手宣读誓词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团员的身份时刻提醒着我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我接受了来自团的洗礼,参加团组织的各类业余活动,不但使自己对于组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在活动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团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关注身边一切关乎中国这个伟大的集体的一切,在此期间,神舟系列飞船成功着陆,北京申奥成功,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神圣的组织所具有的特殊的领导魄力,并为之所吸引,将日后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奋斗的方向。
XX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湘潭县一中。第一次出远门到县城,又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第一次走出乡村到了一个崭新的城市,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一切,我看到了城乡之间的那种无形的差距,同样,这也更坚定了我努力学习,励志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决心。在接下来3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积极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既保持乡村孩子的那份淳朴,又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让我在生活中重新找回了那份自信。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深深感到自己身上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以及自己多年来努力的艰辛,所以,我全力以赴。尽管有沉重的学习压力,我总坚持在空闲时间翻开教室的报纸去追寻那些党走过的足迹,在这3年里,我看到了共产党在不断成长的痕迹,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到《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到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再到人大代表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我再一次感到了共产党这个集体“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伟大,从而更加坚定了要成为其中一员,履行“为人民服务”职责的信念。
XX年高考过后,因为发挥失常,高考落榜的我毅然选择了进入湖南省湘潭县晨光高考补习学校开始复读的道路。此时的我心中只有一个为自己的以后创造一个新平台的念头——考入一所理想的高等学府。为此,我将自己全身心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同时还在班上担任班干部的职责,因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一直存在于我内心深处,尽管是一些平常的小事,却也做得心满意足,即使有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肯定。因为学习课程的需要,我更加关注窗外世界发生的一切,更由于学习的深入,我理解了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意义,我理解了“八荣八耻”口号的用心良苦,我感受到了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英雄幕后的艰辛,这些都最终归结于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组织的领导,此时在我眼里不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型的中国”。党组织精明的领导才能,共产党员们忘我的奉献精神,无一不让我内心深深颤动。尽管有沉重的学习压力,但是磨灭不了我心中对于加入共产党的那份热情,为此,我时刻关注着身边的先进人物,把他们当作学习的榜样,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向他们靠拢,学习他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生活中本本分分的优良作风。
XX年年9月,经历再次高考的检验,我成为湖南省邵阳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新生。大学生,一个摆在我面前的崭新的身份,也是我人生中的新的一页。入校不久,得知自己有机会向党组织靠拢,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毫不犹豫向组织递交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得到上级的批准,在2010年3月参加了邵阳学院中文系党校培训,这是第一次通过上课的方式正式接受党的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党组织的养分,第一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章程,对党的认识逐渐清晰。通过党校的学习,我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对党的认识又有进一步提高,更对我的入党动机端正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党校学习期间,本人担任组长一职,在自己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幸成了一位党知识的传播者,特别是两次讨论课下来,对于学生党员这一特殊身份的特殊责任更加清晰明了。从此以后,我对党组织更加向往,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渴望愈加强烈,无时无刻不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磨砺自己,如饥似渴的学习党的理论,用这些强大的武器指导我的前进。在满怀好奇的同时,我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这些都让我在实践中不断警惕着自己要严格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做好为人民的利益牺牲的准备。作为学生,要以学为主,在大一一年的大学生活中,我积极参加系里的各项活动,在系学生会部门里担任职务,在班级内部担任班长一职,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习上,尽管进入了压力相对较小的大学,但是我丝毫不敢松懈,在不断努力下,让我有幸在期末的评选中,得到了邵阳学院丙等奖学金和邵阳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的殊荣,让我有机会在现在成为组织的发展对象。我深深懂得,要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意义,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不断为之追求,这些对于我来世还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不会退缩,不会胆怯,因为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就像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以我一直没有停下自己追寻组织的脚步,“时刻准备着”,尽管是少先队员的宣誓词,却永远不会过时。
2010年5月12日,一个全体中国人甚至是全世界不能忘记的日子,一个震惊全世界的灾难,让全体中国人苏醒过来。面临那么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这个伟大的集体再一次展示了“团结——力量”这二者的密切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全体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终于从悲伤中站了起来。作为一个在校学生,及时不能像解放军那样亲自跑到前线参加救援行动,但是我随时密切关注着震区的一切进展,并参与了邵阳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慈善募捐活动,尽管在大街上受苦受累,受尽路人异样的眼神,但我仍坚持心中那股“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我知道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共产党的后背人员唯一能做的一点小小的事,一丝的苦痛又算得了什么呢?能在迈入组织神圣大门前接受这样一次考验,也许正是组织给予我的机会吧,在这样的行动中,我能够真正体会到一个人民公仆的艰辛,体会到作为一名领路人肩上的责任。同时,经历了这样一次磨练,我也做好了一切向组织靠拢的准备,做好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准备。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组织对我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且不说党给我创造了安定、健康的成长环境,在我成长的路途中,组织时刻在思想上启发着我的政治觉悟,还给我压担子,创造各种有利我成长的机会,使我在关注时事政治的同时,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在组织的关心教育下,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收获。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广泛的社会实践,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渐渐长大,渐渐看到自己应该走的那条未来的道路——入党,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愈加强烈,信念愈加坚定。
XX年年“十七大”顺利召开,作为一名时代青年,作为一名党组织的后备力量,我坚决拥护党组织的决议: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xx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