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1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称“双元制”,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职业教育经过迅速扩展之后,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工学结合”?
一、对“工学结合”的初识
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理解为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中职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培养企业、事业单位第一线的会计、出纳、银行仓管员、收银员、业务员等岗位人员。因为是一线员工,所以更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实践操练。
二、加强教材学材建设,建设一体化资源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
学材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包括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学习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为一体。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
课程选择应立足岗位要求,选择对的教材非常重要,对教学可谓事半功倍。我刚毕业任教时的中职学校和高职用的是同一套会计教材,并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不少不良情况,建议有能力的学校自编优秀教材,编得好的公开发售还能造福同行,同时充实学校经费。
当然,编校本不是指集中几个教师在学校闭门造车,最好是汇集同行业多个单位的资源,这其中,必须有资深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对专业有着全面研究的会计类科研人员,以及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优秀会计教师等共同协作,就像我校的校本实训全是校企合作单位给的真实账务资料,且企业资深人员也参与到编写中,更“接地气”。
另外,编写实训书时一定要有意加入一些错误的资料,以锻炼同学们的监督意识。编写一套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重心,以融合专业资格考试内容和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统一的“实训要求及课程标准”,通过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步骤和程序,使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实训教材的变化赶不上现实步伐。
如之前考证教材《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考题中有政府采购的题目,书上没有,几年后才加了少量,因分值只有二到四分,所以有的老师干脆放弃那几分,部分教材应做到每年甚至半年就改版一次,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突出资料的新颖性、灵活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三、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
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构建“三段递进、岗证结合、螺旋上升”式模块式课程体系,从整体上构建中职会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实习、实训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统筹安排。把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工学交替阶段、顶岗实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知识会在工学交替阶段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加深,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升。在顶岗实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1)采取上送下派的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部分老师可能毕业就做了教师,理论丰富但未下企业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可以送去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如青年教师下企业培训班等,下派到财务部门,或利用假期自主下到企业锻炼,实实在在地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体验会计工作的业务内容,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只有自己心中有谱,才能更清晰明白地教授学生。
(2)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本校可结合教学进行师资培训,亦可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担任客座教授对老师或同学进行培训指导,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缺乏的不足。
五、加强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
必须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教中学,学中做,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为会计专业的特点,企业接受实习生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个企业大概只有几个,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训室。
2、建立校内、外顶岗实习实践基地,与多个企业合作并且实现双赢,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活动。学校作为企业的合作者,应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平台,积累会计经验,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学校应把有创新、有成果的中小企业,如一些中小型记账公司作为首选目标,签订相关协议,引进校园或校外合作,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
除上述之外,学生及课程评价机制也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总之,一体化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与改进,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真正参与到课改行列中,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2
高职学校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当中,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出高能力、高素质的审计、会计、出纳等人才。在当前社会中,对于这些方面人才的要求是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因此,结合高职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及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应当结合当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创新,推动高职财务会计的发展。
一、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很多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当中,一些任课教师会反复的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从而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讲解,极大的浪费了教学时间。同时,由于长时间学习同样的知识点,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当前常见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对这方面的知识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按照教材进行,缺乏对实际工作情况的联系,甚至与实际工作不相符。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协调。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对于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训练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枯燥、抽象的财务会计知识往往难以被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并且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来说,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的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财务会计课程,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方法和理论,提升学生的会计工作核算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过,在当前很多高职学校中,采用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照搬本科学校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主要包括了负债、收入、利润、费用、资产、所有者权益着六个会计要素。在各个要素当中,对于会计账户经济业务进行分别阐述,最后对编制财务报表的方法进行介绍。在当前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仍然延续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习惯于被动接受,并且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工作情景等,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导致很多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固然会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课堂和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但是,一旦其毕业步入社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当中,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毫无头绪。因此,对于原有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和创新,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对实践操作的能力基于更大的重视,从而推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
三、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的模式的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结合高职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应当在实际工作环境当中,对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当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教育。在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在每一章的教学中,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先介绍相关概念,然后确认要素和计量方法,进而学习账户设置、账务处理等知识,最后进行举例和总结。对此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当中,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职责设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首先取得原始凭证,然后对其进行审核,在对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最后登记账簿和传递凭证。
(二)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当中,对于职业能力、岗位能力等,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当前市场中的中小企业为例,其中的会计部门工作主要包括出纳、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往来结算、稽核、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管理、税务会计、档案管理、总账报表、资产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产物资核算等。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上的会计工作职责进行分解,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基于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和要求,能够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实践环节的构建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对实践环节的构建加以重视。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的一致性,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当中,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首先在讲授课程知识之前,在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会计岗位中进行认知实习。然后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进行会计岗位实习,或是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会计分岗实训。最后,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是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综合模拟实训。
四、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的实施
(一)学习实习一体化的仿真工作岗位
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下,应当同时进行分岗会计实训课程的配套开设。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在实训课程中设置不同的实验,主要包括往来结算、工资核算、资金核算、总账会计、成本会计、财产物资核算、出纳等不同岗位进行设置,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资料和要求,独立完成这些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最后,以某个小型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为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来进行操作。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可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教师将原始凭证下发给每个小组,小组在完成岗位业务核算之后,将编制完成的凭证继续向其它岗位传递。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仿真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的会计岗位,在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下,分别设置了仿真的工作流程:首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然后对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最后进行账簿的登记和凭证的传递。在教学之前,先将企业真实的原始资料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开始,进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在教学当中,通过教师的基本讲解,对工作思路和工作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自行对业务内容和业务性质进行判断。最后,以原始凭证为基础,让学生尝试对账簿资料、记账凭证等进行编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和工作中,实现了一致的账务处理流程,从而达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三)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融合
根据不同的财务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主要包括往来结算、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会计、资金核算、成本会计、财产物资核算、出纳等岗位。因此,在组织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将这些工作岗位作为导向,根据不同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分别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然后将工作任务作为驱动,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列举。在融合了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之后,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融入财务会计的知识点,同时加深学生对岗位的了解。
(四)工学交替的真实工作岗位
在高职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当中,应当安排学生到学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例如,学生可以到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体育馆等收费项目的工作中,担任会计记账、出纳等相关岗位。在学校超市,则可担任会计记账、仓库管理员、收银等工作岗位。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实习课时,学生完成实习之后,由教师和实习单位领导相互沟通对学生进行打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到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经验,例如填写收据、盘点存货、月末结账、日常记账、假币辨别等账务处理方法和技能。可以将几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套账的。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整套账务处理流程,实现良好的工学交替,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财务会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社会中,对于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作为面向社会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重要渠道,应当充分认识到过去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且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良好的实施,以确保高职财务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财务会计人才。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3
将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技能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去发现新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而要培养这样的技能,就需要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一、《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倾向于能力高、经验足的人,这对中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是否能进行实际的会计核算,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是否具有竞争力。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就需要为学生创造实际动手操练的环境,拓展他们的思维。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关注技能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的需要
《会计综合实训》在财会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会计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的操作技能,能够熟悉企业会计的基础工作,并对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现阶段,还有很多职业院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仍然比较关注理论知识的全面性,而对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教学很少,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难提升他们的实操能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难以适应。而在这一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就能够结合多种教学法的优点,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法需要具备的条件
要想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更好地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需要满足下面几个要求。
(一)配备专业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的讲解。首先,需要教师讲解理论并进行实际演练,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实训室不仅要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进行实际的会计实务演练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时代已经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的重要职责,就要学会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对会计操作实务进行演示,将会计操作软件搬进课堂,也可以将知识制作成有声动画加以讲授,还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视频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将知识更加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理解得更加深入和透彻。
(三)完善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提供校外实习机会
要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还需要学生到企业中进行训练。学校应该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到相关的企业部门了解具体的业务流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务操作中,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检验自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四)加强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中职专业教学中,教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中职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好有在企业工作的丰富经验。中职院校可以为教师创造进入企业锻炼的条件,让教师到企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对策,并将其反馈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训练,教师还能提高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要确定好教学任务。财会教师要熟悉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安排好教学材料以及需要用到的教学设备等。其次,准备好实习室所需教学设施。会计教学跟其他科目教学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训课程中,要配备好会计实务中所需的所有用具,包括黑红两色的笔、剪刀、直尺、记账用的各种凭证等。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创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模拟环境,将课本上的知识引入到情境中。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企业创建的过程,并让学生体验将具体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快乐。具体流程如下: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五六名学生,让他们模拟企业创建的整个流程,包括为企业起名、注册以及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并根据相关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等。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能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满足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就在于“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任务具体化,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其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一步步去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填制相关凭证是会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期限的业务量,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将各种凭证填写完毕,并进行适时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不同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3、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课件能有效将会计实务操作呈现出来,不仅能将具体的步骤按照具体的操作顺序展示出来,还能加入动画,运用图像、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将所有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犹如所有的操作都是在现实中完成的,有不懂的知识点还可以再进行回顾。这样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4、分角色练
在实训室中可以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进行演练,借助实训室中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准备好有关的凭证、账本及报表等。另外,让全班学生参与会计工作,进行分组教学,让他们担任财务部门的不同职务。例如,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担任制单员、出纳、仓库保管、填制记账凭证等,分别负责材料的采购、保管、记录等工作,在具体的岗位上熟悉业务的流程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主要负责抽签和领取小组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等,明确小组的任务。
教师设计的角色(或岗位)以及分配的任务有以下几种。
仓库保管员:填写入库单、领料单。
会计人员1:登记记账凭证。
会计人员2:严格以先进先出法为依据,登记原材料进出明细。
出纳员: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会计主管:选出四个小组长担任这一角色,对材料入库单据、记账凭证、银行存款日记账、原材料明细账进行审核。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检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还需要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包括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运用效果的评价等。让学生总结这种方法对他们学习的帮助,并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在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任务,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并进行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4
一、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是以我院的办学理念及教学改革总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学院办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设计目标必须服务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它是课程设计的灵魂;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的教改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具体的体现。课程为专业服务、专业为就业服务、就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的导向、原则和路线。《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近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多次走访人才市场进行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专业、课程论证;并深入不同类型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算化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企业需要的不再是能简单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人员而是能使用ERP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人才。
基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为中小企业培养财务、业务信息化处理人员的专业定位,本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业务核算、财务核算岗及ERP项目实施岗。不同于《会计电算化》课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等相关业务部门核算岗位及存货会计岗位。
这就是我们课程设计的导向,课程设计要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基于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岗位的工作过程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构成了《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
3、课程定位。作为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ERP软件进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的专业核心能力,它开设在第四学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了更好的满足就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我们采用嵌入式合作模式,与用友公司、银河人才网合作共同开发了《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教材、实训指导书及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项目,同时整合了一系列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习题库、多媒体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基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以用友公司22年与全国80万客户成功合作经验,我们直接选取用友培训教育学院的《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标准作为我们这门课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为满足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由用友公司负责教学内容的制定,我们编写讲义并随时补充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开发性和动态性。
《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帮助同学们了解行业、企业现状,对企业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性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日后从事相关业务、财务核算岗位及ERP项目实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项目驱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下面选取具体一个单元-赊销业务的处理为例来介绍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
首先进行任务告知,本单元的任务就是赊销业务处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明确赊销业务处理流程,了解前期的参数设置和业务处理的关联;培养熟练使用软件处理赊销业务的能力。
然后进行任务准备,教师进行实训案例讲解并发放相关原始单据和凭证,包括出库单、销售专用发票、各种凭证等。
最后进入任务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调研成果展示,第二阶段:业务演练,第三阶段:师生互动,第四阶段:要点总结、教师点评,第五阶段:流程修订,第六阶段:学生总结,自评
在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可针对知识型项目、技能型项目、综合型项目的不同灵活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并有效利用FTP网络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各种网站等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
评价并检验教学成果好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考核,本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期末考核引入了行业标准-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平时考核突出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的特点。
四、教学成果与社会评价
通过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的设计我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教学成果,同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可以保证100%的取得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近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同学还多次代表学院参加相关比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包括第二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大赛河北区总决赛团体一等奖、“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河北总决赛二等奖等。
此外,我们的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单位都表现良好,获得所在单位领导较高的评价。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通过课程设计的改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五、课程特色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5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这在高职教育中已基本成为共识。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要搞好实践教学,教师应当:
第一。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并具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理技能,如局域网的管理、数据库的管理。
第二。认真备好实训课。首先,针对实训内容上机反复操作,并随时记录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然后,安排好每一堂课的上机内容、流程、目标及教学环节等,以便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确切的答复,切实提高实训效率。
第三。会计电算化教师还要深入软件公司。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或是专业进修,以便更好地进行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实践课程的操作和指导。
第四,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比如,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那些障碍?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岗位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马上上手,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6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先导课程有《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等,是实践类课程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将传统手工会计实训和计算机会计实训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训环节。以ERP 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为实训工具,引入先进的“建构主义”理念作为教学方式。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如何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熟练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的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改进教学模式
(一)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改进教学
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上,你上课就是进行一次建构。师没办法控制学生成为什么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老师在课堂上能做的只是给学生信息、场景,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和场景进行意义构建,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生主动构建的结果,课堂上老师要营造一个方便学生构建的氛围和环境。
(二)情景教学改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他们存在很大差别,对同样的课堂内容有不同的建构,甚至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建构也很重要。传统教学习惯是直接把知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都存在于具体的情景中,不可能脱离活动的情景单独存在,是崇尚情景教学的,有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自己悟到知识。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改进创新
财务业务处理一体化课程当主体内容,是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的主要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设定企业经济业务,由学生扮演业务部门员工在ERP系统相关业务子系统平台上录入业务信息,同时利用相关信息对经济业务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实时控制;当经济业务被确认后,立即存储在共享数据平台中;同时,学生扮演的财务人员在ERP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生成实时凭证,并进行后续会计业务处理,以生成各种财务信息。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设计如上图所示。
(一)学习目标分析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是模拟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生产经营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案例,以财务业务一体化ERP平台为载体,以企业对业务管理基本要求为依据,提供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实训,首先让学生体验到企业在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工作效率等方面,深刻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优越性及实施过程, 熟练掌握ERP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的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着重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情景引导学生建构
建构主义的课堂,知识不能直接抛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出来。课堂上所有人都是老师,都是一面镜子,知识这面镜子不是平面镜而是哈哈镜。教学就是要把学生放到情景中,让他们去建构,让学生去调动自己的格式塔对这些痕迹去做有意识的能动性的加工,然后形成新的格式塔。所以,学习应该发生在一种情境中,测验应该与执行实际任务整合在一起,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三)角色分工、任务驱动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抽取了企业经营真实环境的基本要素,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中心,根据真实企业的职能设置、岗位胜任力要求,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成模拟企业的小组。课程中生产制造企业设置了这样一些岗位,包括行政主管、生产主管、财务部经理、出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
1、明确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对企业关键业务的描述,从中可以体现出企业资源的配置、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协作完成。
2、明确工作任务
每名学生在企业中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明确规定出职工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每个角色定义出不同数量的关键任务,完成相应的关键任务的处理工作,也就具备了该岗位的职业能力。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7
一、引言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进行一体化教学,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2]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职教理念。教学过程中强调以会计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以会计专业实训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引领,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训练学生的会计岗位能力,最终达到知识、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建立学好会计专业的自信心。
二、一体化教学构成要素
(一)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
教学内容一体化就是将会计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训有机地溶为一体,打破一直以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训的界限,在会计专业课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编写上改变过去传统的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相分离的状况,对相关度较高的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拆分、整合。会计专业课教师应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对当地各行业企业的调查了解,总结出各行业企业的典型经济业务,通过分解、整理,成为相应的项目、任务,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溶会计专业理论、会计岗位实训和会计从业资格标准于一体的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校本教材,以适应进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二)教师教学能力一体化
教师教学能力一体化就是从事会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是既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又有丰富的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经验,既能开展会计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活动,又能开展会计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活动,既有会计教师系列职称,又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双师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只有会计专业课教师具备一体化的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既懂会计专业理论又能进行实际会计操作的学生。
(三)教学实训场所一体化
教学实训场所一体化就是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场所既可以进行理论教学又可以进行实训教学,按照“企业文化进校园,车间文化进课堂”的指导思想,将会计教学实训场所模拟成企业工作环境,建成仿真度较高的会计模拟实训室,包括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实训室必须配齐必要的桌椅、黑板、电脑、点钞机、验钞机、各种单证、印章、计算器、实训指导书、装订机、多媒体设备等各种相关的教学用具和设备实施。在装饰和布局上,参照企业财务工作室,墙上挂上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工作职责,桌椅的摆放分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按会计工作流程要求设置成一个完整的会计工作机构,并在每个小组设置相应的制单、审核、出纳、记账和会计主管岗位,学生能进行分岗、轮岗实训。的教学场所有利于大大提高会计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计划安排一体化
教学计划一体化就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一体化的要求,从学生三年中职学习需要出发,安排每个阶段相应的课程及内容,做到集知识、理论和实训于一体,用理论指导实训,实训中包含理论。教学计划要突出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各种单项或综合的练习、作业、实操、实习等过程中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运用会计专业理论和提高会计专业技能。
(五)教学组织过程一体化
教学组织过程一体化就是将会计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训教学活动溶为一体,打破过去传统的“先学后做”的教学模式,分别或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采用高效的“边学边做”或“先做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会计岗位能力、探索会计专业的知识、自己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从而形成与会计相关的各种概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着,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六)教学质量评价一体化
教学质量评价一体化,就是既要对承担会计专业课的教师进行一体化评价,也要对学生进行一体化评价;既要有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也要有企业和社会对学校和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会计专业课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涵、教学方法、表达能力、作业批改、综合影响等。对学生评价包括知识、理论、技能、学习态度等。学生、企业和社会对学校和老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从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熟练程度和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胜任程度;家长、企业和社会的认可程度去衡量。根据笔者多年来对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了解,一所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如果较高,学生的实习就业对口率就较高,在所有专业的在校生中,会计专业学生所占比重也就较高,个别学校甚至占一半以上,反之则较低,甚至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不利于该专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学校的布局和声望。
三、一体化教学实证效果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笔者所在学校财会金融部会计教研组全体教师组织20xx级会计专业4个会计班的学生进行了为期3周的《会计综合实训》,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专业教研组事先对该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在完成实训教学后,会计教育组专门还就对本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行总结评价。此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是在以往开展该课程做法基础上一次新的改进,在课程安排、教学组织、学生能力、教师能力、推广价值等方面所取得的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进步,具体如下:
1、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通过本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得到加强。
2、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
本次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和安排,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新的职教理念,不管是平时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差的,都学有所得。学生会计业务操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好会计专业和未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信心。
3、提高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度。
本次一体化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组织安排、解疑答惑、监督指导中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接触学生,与学生在一起,减少师生之间距离,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4、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
本次一体化教学安排是在会计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参与下完成的,从课程整体设计、具体落实到最后的考核总结,都全程参与。在全面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同时,也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5、提高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
本次《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其他方面的进步,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使师生共同认识到这一模式的推广价值,有助于这一模式在会计专业各门课程教学中的全面应用。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8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故而十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上会计课程具有实践性和技术性及可操作性都很强的特点,笔者从一名从事高职教育的实践者的角度,对会计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如何实施,最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一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有所裨益。
一、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的专业基础课程,即专业入门课程,从重要性来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为以后的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基础会计除了会计专业①的学生要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要学,本文仅限于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研究。作为基础课的基础会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人员从事工作的基本技能。这对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究竟何在?在对20xx届毕业生调查问卷中分析得出,共156份问卷,在回答“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哪些能力最有利于就业后发展”的问题中调查结果显示有47人认为“实操、动手能力”,占30%,有41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占26%,有29人认为“学习、分析能力”,占19%。另外,本课题②针对20xx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实施了问卷调查,发出70份,有效回收42份,其分析结果如下:在42份有效问卷中有42个回答实践能力比会计理论知识重要,在八项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中排前三名的分别是财务核算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能力。可见,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手工和电算化实训培养学生会计工作基本操作能力,并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教学理念陈旧
我国高职教育是进入21世纪开始兴起,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基本都是接受以前的会计学科式的本科教育,理论性较强,实践教育意识比较欠缺。因此由他们任教的高职会计课程很容易“重理论,轻实践”。并且很多教师仍然将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于高职教育,中职、高职、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教学区别不甚明显,其教学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尤其是仍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主体地位尚未体现,教学理念陈旧。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高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颇丰,包括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构建。但是基础会计实践教学资源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资源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训教材存在较多缺陷:一是教材中实训资料仿真性不强,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二是教材的编写大同小异基本按照本科教材的编写思路编写,没有凸显高职教育的特点。三是实训资料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案例,高职教育主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的思想没有在教材开发中得到贯彻。另外,除了实训教材,其他教学资源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管理制度、网上实训平台等等资源不足,尚未发挥作用。
(三)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缺陷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包括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践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日益受到会计教育界的重视。当前已基本形成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主干课程实训及综合实训,其中主干课程实训包括基础会计实训。虽然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但是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缺陷:第一,基础会计的实操基本是手工操作,很少涉及电算化实训,尽管基础会计的业务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除了熟悉手工账务处理程序外,运用计算机环境下账务处理程序也应了解并掌握。第二,基础会计实训中所用到的凭证和账簿实属有限,实训内容不全面。第三,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基本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样的会计循环进行,并未按照岗位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很难实现就业岗位的对接。第四,教学内容基本以核算为主,其他会计职能几乎不见踪影。比如很重要的会计监督职能在实训中很少安排,这样一来,学生只知道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却不知道如何审核原始凭证。第五,实践教学中未能体现职业道德的渗透以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第六,在很多尚未设置会计技能课的学校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忽视会计技能的培养,没有点钞之类的技能训练。
(四)实践过程尚未凸显“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应该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③当前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工学结合”体现不足:理论与实践教学脱离,并未有机结合,形成理实一体化课程;缺乏学生认知能力实践的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匮乏;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没能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实施教学,并且与会计职业法规的教育结合不够;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尚未结合或结合不够,比如绝大多数学校的基础会计实训都是在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学生根据教师给的资料做实训题目,主要是通过练习题目,而不是在真实或仿(上接第306页)真的情景中去完成某项工作,这样的实训脱离工作实际,不利于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五)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高职教育是区别于学科教育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多数仍是传统方法,单项实训是在理论学习后作为练习给学生做,综合实训是在单项实训结束后在实训室集中实训,学生完成后由教师作评讲,有些教师甚至忽略评讲环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手段落后,如前所述基本采用手工,缺乏会计电算化训练。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尽管在理论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但是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则运用较少,仅靠“粉笔+黑板”式教学其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六)实践教学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高职教育很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笔者认为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未充分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就笔者的理解应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去实现双师素质要求。一方面从形式上应取得除讲师以外的会计中级职称(包括会计类资格证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另一方面从实质上应具备会计实践经验。但目前随着会计师职称考试难度的增加,青年教师考取会计师不再容易,所以能取得双师证的教师并不多。另外,取得证书的教师中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就业,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会计实践经验。此外,会计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学科,只有少数教师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总体来说,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七)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环节不科学
对于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多数仍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重视实践结果的评价,忽略实践过程的评价。比如一般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训作业的结果,如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审阅,从而对其基础会计实践课程做出评价,成绩通常以五级制评定。考核没有针对学生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有少数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抄袭答案会采取口试的方式,但多数在评价实训环节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由于实训操作不可能按闭卷考试那样独立完成,很多时候需要互相讨论,也可以在实训过程中提问教师解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对其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尤其重要。加上实训结果很容易抄袭如果只看结果评价难免存在有误之嫌。
三、基础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改变教学理念
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高职教育尤其应重视实践教学,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应引起广泛重视,除了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除外)以外单独设置实训课程,并且保证足够的课时。可以考虑在学期中或学期末集中时间(停课)实训,这样一来容易按照“工学结合”设计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在全球高职教育中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热潮,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实施教学。
(二)补充完善各种教学资源
补充完善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开发至关重要。建议与企业会计资深人士合作开发实训教材,结合当地经济,最好使用当地的原始凭证,从内容上选取适合基础会计实训的内容,不宜过深,但能反映企业基本业务,可以分别选取典型的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为例,这样一来实训教材的仿真性可以大大提高。在编写教材时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可以基于工作过程,按照岗位设置编写。另外,应积极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管理制度、网上实训平台资源等等。
(三)充实并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对于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一是增加实训中的电算化环节,掌握手工与电算化操作的帐务处里程序。二是在实训内容深浅适中的情况下尽量多用各种凭证、账簿,使学生接触面更广。三是按照会计岗位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较好实现就业岗位的对接。四是增加会计监督等实训内容,比如要求学生审核原始凭证,可以将学生填写的凭证互相审核,从而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这样既能陪养学生填制凭证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审核的技能。五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不断适时穿插案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并且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六是如果没有设置会计技能课,则在基础会计实训中应完成会计技能部分的教学,比如点钞、识别假钞、翻打传票,装订凭证、账簿等。此外,笔者建议将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一方面与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内容紧密衔接,另一方面与会计技能竞赛相结合,既提高“双证率”,又实现“课证赛”一体化。
(四)实践教学凸显“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应当凸显“工学结合”特点,实践教学应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进行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一是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实现理实一体化课程,使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二是从进校的入学专业教育以及认知实习到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三是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将会计规范贯穿其中,以达到会计从业的要求。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训环境和实训条件:首先,学校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训机会。其次,不断扩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议以当地注册会计师协会为合作平台,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习机会。
(五)运用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践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重要。在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掌握高职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基于工作过程理念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注意贯彻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此外,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等。
(六)提高实践教学教师专业素质
要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素质应抓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考取会计中级职称(包括会计类资格证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一定的下企业锻炼的条件,从物质和时间上提供保证。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参与到事务所某项目工作,跟踪整个项目的进展,不用整天呆在事务所比较机动灵活。当然,会计是一门更新很快的学科,所以要求教师应随时更新知识,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七)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环节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应不断完善考核与评价环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一是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实训结果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实践过程的评价。可以考虑用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同学互评等形式对实践过程进行评价。二是实践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提问也可了解其实践情况。三是为了防止学生抄袭实训结果,实训结果无法反映学生成绩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事先准备好与实训有关的题目采取抽题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基本反映出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四是实践教学的评价还应包括撰写实训报告,以总结学生在本次实训中的所学所悟,有利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五是对学生校外实习过程的控制也应纳入考核体系,应从制度上加强管理,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教师“双管齐下”,切实做好指导工作,并做好记录。六是不仅对学生做出评价,对教师的实践教学也应进行控制和评价,建立以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9
中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是财会类专业毕业生提高会计技能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承上,即全面复习基础会计、出纳岗位实训等已经学习过的技能;启下,即了解企业各种业务处理、面向更加具体的会计实务。为此,学校以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技能为目标,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模式,从而贴近就业要求相当必要。但是,目前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训资料不够完整。比如:外来的原始凭证没有加盖开具单位的公章,影响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没办法达到与实际业务相接轨。
其次,对会计单证的传递的整体过程不甚明了,不理解会计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片面割裂财务会计的操作流程,对会计工作的全貌不甚了解,感到似懂非懂。比如费用的摊销和结转等,其一定的难度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情绪。
再次,过分重视核算,许多中职学生过分重视经济业务处理,认为只要会做会计分录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了各项内部控制,从而不去注意会计单证的审批、复核等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笔者提出“业务循环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借以改进。
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业务循环一体化”改进方案
所谓“业务循环”,指企业处理某一类型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的总称,包括购货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及总账循环,这些业务循环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业务整体,是学生理解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的前提。
因此,我们探索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采用“业务循环一体化”实训,从两个方面进行模拟实训:一是认识会计岗位,二是会计岗位实操。认识会计岗位是在业务循环的前提下使学生获得各个会计岗位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明白企业在实际中各种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岗位之间的联系,了解实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和连贯性。例如购货与付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编制付款凭单、确认与记录负债、支付负债、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有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卖方发票、付款凭单、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卖方对账单;涉及业务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仓库、应付凭单部门、出纳。岗位实操方面,教师选取的实训资料应该包含尽量仿真的原始凭证,同时让学生一个人完成几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处于企业真实业务环境之中,亲自尝试出纳员、材料核算员、成本核算员、财务主管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
教师通过正确指导,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处理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接触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而且还可以正确理解企业与股东、供应商、政府、债权人的关系,提高了模拟实训的效率。
实训中,教师还应该兼顾涉税实务的复习,如小规模纳税人的零申报、国税申报和地税申报,并且附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书、营改增税收变动表和一般纳税人年审登记表的全部内容。报表的填写与报送发票的认证,教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获得纳税常识,培养学生总结经验、分析疑问和处理疑问的才能。
此外,要确保学生的诚信获得与保持,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训中。教师首先促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实习单位的会计核算、内部稽核、财务管理制度等内容,通过模拟实训,把所学的会计技能与实际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然后在整个实训中,从记账凭证的审批、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到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实现程度的评估,都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基础工作规范,督导学生遵循会计法规,强化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10
据原人事部20xx年的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文秘专业位居需求数量的第六位,其中,大部分需求是中初级文秘人员。面对巨大的就业前景,技校看到了办学市场,纷纷开设文秘专业,并推动着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训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校培养出来的文秘人员素质较低、技能不高、缺乏实战经验,造成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高。人们可常听到一些企业高层抱怨手下的行政管理者只是一个“高级勤杂工”,经常埋头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从不系统地全方位处理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如何进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文秘职业能力,就成了当今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20xx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加速技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步伐。目前,各技工院校积极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素质得到了稳步提高。
一体化教学改革对师资素质、课程设置、教材、实训场地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本文以秘书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加以探讨。
围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改革
目前,很多学校根据企业普遍喜欢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文秘人才的外在需求,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将课程开设得应有尽有。除了常规文秘专业课程,如秘书实务、文书处理与写作、商务沟通、办公自动化与日常事务处理、速记、商务英语听说、公关礼仪等,还开设了基础会计、经济基础知识、统计知识、世界文化遗产、财经应用文、企业管理基础、网页设计与网络应用、心理学、英文应用写作、酒店管理、茶艺、人力资源、公关关系等课程。但学校只顾及了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喜好,却无视自身的实际能力,造成某些专业课程连基本的实训场地都没有。在讲授课程时,教师只能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去想象。如此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能力可想而知。
文秘专业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中,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及行业的特点,与行家里手一起,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共同完成课程改革。根据行业的需求,目前,技校文秘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可整合为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相关能力三部分。职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执行能力、礼仪运用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使用与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文书拟写与处理、会议管理、事务管理、文档管理、商务活动安排等能力;职业相关能力主要包括商务法律运用、电子商务、速记速录、英语应用、财务管理等能力。应根据这三种能力的要求来开设课程。这样,就能做到先确保核心能力与基础能力的教学,再强化职业相关能力的提高。
围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一体化教学过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特点,技校文秘专业教学通常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一)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现代教学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一体化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面对每一个工作项目,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的寻求,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对每一个具体项目,教师只作基本的讲解,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来完成工作任务。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实施教学,较成功地解决了文秘专业课如何面向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难题。现实工作中,秘书工作人文性浓郁,工作过程灵活,流程性不强,多工作细节,多案头工作,少固定模式的流程,少过程性的产品,如会议场地布置,结果就是布置好一个符合会议主题的会议场地,而就会议场地如何布置只有原则和理念的指导,没有具体的流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明确学习目标,即明确所需掌握的秘书某一工作技能的前提下,教师可布置工作场景或相应的项目,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转换身份,真实操作。
(二)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OTPAE教学模式相融合
现实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有的教学项目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而有的教学项目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OTPAE教学模式相融合。OTPAE教学模式即目标(Object)-任务(Task)-准备(Prepare)-行动(Action)-评估(Evaluate)“五步训练法”。我们将学生按照5人左右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先在小组内部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再咨询教师,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三)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和情节,学生在仿真场景中充当相应角色,身临其境地对相关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应用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的基本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宜情境化,教学内容的可情境化程度越高,则应用这一方法的效果就越好。比如,秘书实务课程的可操作性很强,因而其教学内容的可情境化程度相对也较高。因此,在秘书实务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大大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四)构建网络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能够让学生更及时、更全面、更主动地去学习,而且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学校可从两个方面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1)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免费资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利用信息能力,锻炼学生的网络办公能力。
(2)校园网文秘专业教学平台可设置如下教学资源:在线秘书职业技能水平测试系统;教学软件和教学影像资料;课程网站;秘书论坛BBS交流系统;秘书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案例集及参考资料;学生作业提交系统等。
通过建立校园网教学平台,形成以网站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可以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从而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围绕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开展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训是培养文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实训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体现以现场教学为主、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的知识模块,也要体现以项目实践教学为辅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教学项目模拟真实秘书岗位业务工作,完成“工学交替”,实现课堂教学与秘书工作岗位一体化。
鉴于目前技工院校大都缺乏充足的、仿真度高的文秘实训场地,文秘专业教师应深挖资源,创设职业岗位,开展实训教学。秘书专业的实训教学可以在实训室模拟、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等几个形式来实现。
(一)做好学生在实训室的模拟实训
学生在校的第一、二学期主要以实训室模拟实训为主,配合课堂理论教学,教师设计实训项目,通过任务分配、小组合作、情景录像、案例教学等形式,要求学生在实训室模拟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秘书实务的动作、语言以及处理各类突况的技巧,完成各项任务,强化实务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以及职业定位,使理论学习成果得到初步检验。
(二)深挖资源,创设职业岗位,实行校内轮岗实训
学生在校的第三、四学期,除了实训室模拟实训外,文秘专业教师可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教材,拟定实训教学大纲,利用校内的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晚会、家长会等各种活动机会,创设职业岗位,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策划和筹备。例如,起草策划书、开幕词、报告、计划等有关文稿,承担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等等。在整个过程中,相关岗位的教职工负责项目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独立进行实地训练,参与组织管理全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边干边学,使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操作技能。
在学生积累了足够多的实训经验后,从第四个学期起,文秘专业教师可以开发利用校内现有的场所资源,将学校一些部门与秘书工作相近或相关的岗位提供给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轮岗实习,如在文印室、档案室、学生科、图书馆、后勤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安排学生轮流实习实训,并逐步使这些部门成为较为稳定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践实训的需要,让学生在没有走出校门的时候,就获得了真正文秘人员的经历。在校内实训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写实训日志,使其在记录的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索和独立的判断。校内实训结束阶段应进行实训总结,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同学和教师面前展示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讨论,加深印象,从而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重视校外实训,建立多层次的校外实训基地
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通用11
目前,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是综合应用型培养教育,其主要以学生的财务、会计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促使学生综合应用性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学生职业操作能力。所以,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模式,实行让学生能学能看能操作的教学模式,积极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之间相结合,构建“教学做”等方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增强学生职业岗位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
在财务会计相关专业中,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让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是让他们掌握财务软件与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解决财务会计业务的运用技能以及会计核算岗位的各种工作流程。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综合性比较强。第二,知识更新比较快。第三,实践性较强。
(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在教育领域,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主要就是指将过去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方法和学生主动式实践进行融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提高学生知识认知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三方面的改变,即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以课堂教学为途径向以积累实际经验为途径的转变。因此,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其教学场所基本上设在学校的实验实训室,让教师跟学生们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做,实现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的相互交替,让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的同时直观地接触现实操作,即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从而充分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积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担当答疑解惑的引导者。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过去传统“传递知识”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知识的转换和处理”式教学模式,将单一传授型教师角色转变为行为引导型教师角色,将模仿型、被动接受型学生地位转变为手脑并用、主动实践、创新型的主体化学生地位,将集体授课、固定场地式教学形式转变为实验实训车间教学形式,将黑板粉笔口授式教学手段转变为网络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的实用性、开放性、实践性。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案例教学法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必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将能有效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案例教学法有着诱导、决策、启发的作用,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将已学的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因此,应该加强案例教学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首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在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创设几个与本课堂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其次,教师提供会计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案例。最后,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和案例操作进行总结,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电算化相对于手工的优越性,激发他们学习电算化会计的兴趣,并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有效提升学生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一方面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另一方面将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的兴趣。因为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课程知识直观地、生动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能改变过去传统那种乏味、枯燥的课堂教学现象;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提高积极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实践教学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广泛,各企业对于实践性的会计专业人才备加青睐,他们希望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会计工作,操作实践能力过硬,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开展要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不能脱离实际工作运用。这就决定了学校应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在校外企业增加实习训练环节,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的方法有以下两种:首先,学校应该打破校内保守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在校外企业创建实习基地,输送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让校外企业提供会计相关的岗位进行轮流实习,并派遣实习导师进行跟踪式指导。第二,加强学校跟企业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去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会计应用经验和技能,一方面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会计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校从教或者开班讲座,从而让学生分享会计工作中的各种知识和经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应用性比较强、知识结构比较复杂的学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必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案例教学法;必须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