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

管理论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4-20 14:02:15 热度:0°C

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

一、当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人才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早在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就对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从供需来看,总体平衡,但存在局部供给不足和局部供给过剩;从学生能力和素质看,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加强。普遍的情况是,比起科班出身的管理人才,企业更偏向从企业内部一线培养管理者,他们需要的是上手快、适应力强的人才,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从学校学到的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让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感 到无所适从。

人才输出的质量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反应了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商业环境是动态的,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过于教条与传统且并不适合社会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在2011年4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就评估本科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问题,采访了瑞德福大学商学院的院长Faye BA教育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把MBA案例和其案例教学方法搬到本科教育的课堂上。本科工商管理的学生是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从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上与MBA学员存在差异。因此,各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在案例选择、案例所占学时比例的安排和课堂组织上下功夫,探索适合学生的案例教学方法。

二、变革与出路

在新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让思想和行动 “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具备分辨商业的主导逻辑和真实的市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给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带来了挑战,因而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需要大胆的创新。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不管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高校,对设置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一定要明确定位,定位要立足于办学优势,从就业考虑,体现特色,以避免人才质量“趋同化”。

其次,在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能盲目跟风,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院校的定位特点。例如有些高校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在体系创新方面,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南开大学为建设国家级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作为独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建设省级工商管理重点专业的过程中,制定了“3+1”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三年的综合性、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一年的专业化、个性化、基地化定向培养模式。在课程创新方面,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

再次,在授课方式的改革上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探究和批判性的思维。学生高质量的课堂参与需要得到肯定,需要建立相关的成绩考评机制,让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和效果体现在他们的最终成绩上。案例教学仍然是有效的授课手段,需要深入推广,其教学方式需要因地制宜,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案例题材的选取需要尽量反映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经典案例和较新的实时案例;不同于哈佛商学院的综合性案例,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迷你”案例,每一个案例聚焦在一到两个问题上,给学生10分钟到15分钟的思考和准备时间;在某些情况下鼓励学生去主动搜寻案例,然后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与讨论。可以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去主动发现一些实际的企业问题,在管理、会计、金融或营销等课程上让他们现身说法,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案例教学的推进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大力支持,应在案例采集(包括去到企业实际调研)、整理和编写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让授课教师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最后,实践环节需要持续的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除了系统的设计实验课程,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更需要与企业建立和深化联系,让学生有实战的机会。一方面,高校需要主动走出去,与企业以及当地政府接触,了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现有的培养方式和教学理念和用人单位在认知上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孵化器等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打造高质量的工商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企业在抱怨科班出身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实际经验的同时,不少企业出于各方面原因又不愿意提供给高校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也导致了人才供需在“质量”上的某种不平衡。除了高校的主动沟通与游说,当地政府也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让企业给高校提供研究实践基地。

三、结语

经济环境在变化,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也应该随之变革。由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环境,加上课堂教授方法的单一化,导致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输出的人才质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各高校应该大胆创新与改革,走特色化路线,避免人才质量的趋同化,建议从明确定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改革、鼓励企业和政府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等方面来开展,重新审视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而对于各高校来说,这些方法需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具体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