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精选7篇

其他论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7-11 18:25:11 热度:0°C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一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生产要素移动技术进步效应

[论文摘要]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历史车轮。尽管国际贸易的起源先于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却是国际贸易更大的加速推动力量。现在世界已步入金融时代,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业已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认真解读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和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等三个层面,对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做了分析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其中有两个重要支点: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逢此之际,有必要对已经走过的历程作一阶段性的总结,以求踏上更加光明的旅途。

对于国际经济往来而言,无疑是先有国际贸易,尔后引发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往返运输需要增加交易成本、中介费用和时差间隔,由此引发资本输出动机,即把资本直接投入到商品需求国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资本输出又引发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由此出现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是国际贸易引发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作为一个后来者却起来了主宰国际贸易的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金融世纪,资本运营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神经中枢。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终究要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经济发展已无边界。经济全球化也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现在不过是“在更高层次回到1941年以前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发达水平的结果:人类发展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低成本生产和低成本交易已经成为可能。”[1]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作过描述。“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2]在《_宣言》中,马克思和_进一步强调了生产社会化必然要求国际分工、合作、交流的思想。“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的确定,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一致化,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孤立性和对立性日益消失下去。”[3]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日益活跃,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愈益跨越国家、民族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综合地流动和配置,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已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规模出现空前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

二、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

单纯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跨国移动,只有国际投资,才有可能形成生产要素直接的和大量的跨国移动。在土地、资本、劳动三种生产要素中,除土地之外,资本和劳动都能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

国际投资,即国际间的资本转移,指的是货币资本和贷款资金从一国流向他国。任何国家或地区要发展经济,必须积累资本。积累资本一种方法是国内储蓄,由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种方法就是吸引外资,包括国际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储蓄能力受到限制,资本积累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外来商品能形成入超现象,国内资本积累才有可能不减少当前消费。但是,入超国家又必须清偿入超商品的资金。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只有依赖外国贷款。而能否得到外国贷款,又取决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债务国的利息必须高于债权国的利息。所以,国际投资的驱动因素是各国之间利率的差异。至于外商直接投资,则取决于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预期回报率、投资环境和相关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

国际间的劳动要素的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价格,即取决于平均工资水平,比如某种类型的劳动在美国的工资率高于墨西哥,就成为墨西哥人跨越国界的经济动机。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工资偏低,移民倾向尤甚。其次,劳动要素转移还取决于劳动者拥有的数量。在一个劳动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很容易引发向劳动资源稀缺的国家移民的动因。当然,国际投资也会引起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要素转移,但毕竟属于少量,而且大多是伴随着技术引进,随同设备和资金的技术人员配套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大多带有临时性质。一旦投资项目完成,随行技术人员又会回归本土。

国际投资实现生产要素转移的微观载体是跨国企业。投资的始初动机是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生产和经营。建立跨国企业伊始是资本运营,购进设备和技术,又实现了物质生产要素的转移,招聘经营人员和企业员工,又实现了劳动要素转移。可见,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跨国移动的第一推动力,跨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鉴定生产要素移动的基本尺度。

生产要素跨国移动有两大效应:

(一)促进世界生产效率并提高实际收入水平

如果资本在美国的边际生产率低,在资本稀少的中国边际生产率高,若美国的资本流向中国,全世界的产值就会获得提高,最终超于均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实际上,直接投资并不只是一种资本移动。有时,投资方“完全是在东道国借取创办企业的金融资本,只是加上它的商标牌号、经营准则,以及较少属于有形资产的一些其他资产而已。这个子公司一旦成为获利的企业,它就通过内部利润再投资和新借入资金来发展了,同时还把一部分利润上缴给那个很难看出其进行了投资的母公司”。[4]这种情况虽然鲜见,但仍会使双方感受其益,最重要的是促进了世界生产效率。

劳动要素的跨国移动也是如此。例如某种类型的服务业美国每天能赚15美元,而在意大利每天只能赚3美元;于是某一劳动者移居美国,每天升值到15美元,若移居意大利每天下降到3美元。这样移动的结果,致使意大利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自然趋向提高,而美国而相对下降。不过只要有差别,双方就会产生移民的经济动机,从而使实际收入水平提升。

(二)使生产要素稀少性相对差异减轻

由于资本和劳动被吸引到相对稀少的地区,随着跨国移动,相对稀少性在国际间就会减弱。印度相对过剩的劳动者迁往美国,就会降低美国劳动稀少程度,同时降低印度劳动的丰富程度。资本从相反的方向移动,将减轻资本在美国相对丰富的程度,同时降低资本在印度相对稀少的程度。

萨缪尔森写道:“物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部分影响,就好像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一样,衣服从欧洲流向美国、食品从美国流向欧洲趋于使每一国家的特别充足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那样充足,并使每一国家的特别稀少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那样稀少。”[5]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移动,会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衡。

三、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

国际投资直接推进的是中间产品的贸易,间接推动的是最终产品的贸易。一般说的国际贸易,指的是最终产品的贸易,即商品贸易。

国际投资实现的生产要素移动虽然减轻了商品的稀少性,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机会,可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新生产场所的开辟和建立,又创造了新的贸易园地。假设有一个资本贫乏的国家,从外国进引长期贷款,用以发展本国产业。某些制造品(例如纺织品、塑料之类)原先输入本国市场,现在国内也可以像外国一样廉价生产,故而不需要再输入此类商品。不过由于本国发展生产的结果提高了收入,消费数量与结构已经变化,因而创造了新的需求。所以从现象上看,进口商品减少了,但国内市场却因生产要素的移动而扩大了。因此,一方面贸易关系是国际借贷的产物,即生产要素移动创造了新的商品需求;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又能借助推广市场及刺激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因而能创造投资机会,不仅吸引了本国的投资者,也吸引了国外的投资者。新的投资者的出现,又扩大了市场的商品需求。这就是国际投资引发的贸易创造。

投资和贸易的不同之处在于:贸易是一种递增效应,投资则是一种乘数效应。按一般惯例估算,投资效应是贸易效应的5倍。尽管投资有风险,但风险越大,欲念越大,经营者依然会选择投资。只有投资,才能使国际贸易实现立体扩散。

我们不防借助一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1978~20_年,共签订投资协议项目464801个,合同金额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项目数从1980年的470个上升到20_年的4万多个,增长了近90倍,年均增长率为;合同外投资从1983年的亿美元上升到20_年的1千多亿美元,增长了近70倍,年均增长率为;实际使用外商投资从1983年的亿美元上升到20_年的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中国已连续1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首位。[6]

外商在华投资对双边贸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从我国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来印证这个问题。

(一)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83年的亿美元上升到20_年的1万多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其中,出口贸易从1983年的亿美元增长到20_年的5千多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我国出口总额在世界所占的比重同期也上升了,进口总额上升。出口总额排名由第17位上升到第3位。

(二)外商在华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亿美元上升到20_年的5千多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其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其中,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同期增长倍,年均增长率为,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进口总额增长了68213倍,年均增长率为,其占我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可见,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积极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7]

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观念认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有互相抵消作用。国际投资引发的生产要素移动减轻了生产要素的稀少性。生产要素跨国移动数量越大,国际贸易的动机与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少。极言之,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的悬殊情况可能因国际投资完全消除,那么,引起国际贸易的原因也不复存在。但在实际上,不论是国际投资或是国际贸易,都不可能消除各国之间要素和商品的相对稀少性状态,所以两种功能得以并存,并会逐步扩大。

其实恰恰相反,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更多地表现为互补作用。国际投资能够创造和扩大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也可以创造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关系分为四种情况:(1)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如设备、技术和软件可跟随资本;(2)本投资国的出口贸易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如通过贸易出口可以引发直接投资就地销售跨国企业的产品;(3)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东道国引进了外资,相应地就会进口生产要素及技术软件;(4)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会促进投资国的直接投资,既然有了进口贸易,就会致使投资国实行直接投资,以创造更简便、更有利的贸易机会。

根据国际贸易的实践经验,建立各种经济共同体撤销关税壁垒,实现自由贸易,更能实现比较利益。由此获得的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称之为“贸易创造”。但是,这种情况只适用于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对外却设置一个共同的关税壁垒,可能导致“贸易转向”。当经济共同体的外围国家较低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了共同体内较高成本的来源,即会出现“贸易转向”,即转向低成本的外围国家。[8]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机会并不显见,太多的机会往往会消失在经济共同体内。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这种情况更为显著,国际贸易在WTO之内,成员国更多地表现为“贸易创造”。未进入世贸组织的国家积极申请入围,其中原因就在于要享受组织内的“国民待遇”。它们需要的是直接的“贸易创造”,而不是消极等待“转移转向”。

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扩大,“贸易创造”的功效会逐步消失,因为外围国家越来越少。如果所有国家都加入WTO,“贸易创造”就会完全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资本创造”,或称“投资创造”。国际投资力度的增强,会实现更为广阔的贸易空间。国际投资引发的贸易效应必将大大超越单纯国际贸易的效应。

四、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

世界经济早期的历史格局,国际投资主要是发达国家对殖民地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投资,俗称资本输出。这种投资虽然有资本入侵的含义,但在客观上却推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改变。

(一)促进出口商品换代升级

从出口商品的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亦即资源性产品为主。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利用,才能成为商品,才能实现商品流通。“所以,对于人类,所谓‘资源’,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素质的函数。对应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开发手段,资源的含义不同。”[9]对于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和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立体开发方式,就可以构成发展的良好基础;而对于倒山种地、单一经营、自给自足的平面垦殖生产方式,那就只能陷入“低水平陷阱”,那就只能是“富饶的贫困”。

资源开发固然要靠人的智力,但智力必须凝聚为技术,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依靠自身经营的积累,社会也会有进步,但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世界竞争的格局下,很可能会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开放,无疑会缩短这个历程。国际投资、技术引进,会不断使资源性产品升级,增加科学技术含量,从而使商品换代升级。

(二)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替代”

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经济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本的内向经济,但又是有进出口贸易;二是外向经济,有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与之相适应,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战略也可分为两种:“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进口替代,指的是过去以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现在改为本国工业制成品代替同类进口商品,为此,这些国家需要在国内建立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以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但进口替代需要进口用于发展本国工业品的设备和某些原料,因此又需要出口初级产品以换取外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在这种情况下,进口替代往往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作为前提。

出口替代,指的是过去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现在改为以本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为此,这些国家应在国内建立起面向国外市场为主的工业部门,并要使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

当代经济发展理论普遍认为,进口替代是较低级的出口模式,出口替代是较高级的出口模式。

新加坡和韩国是两个比较成功的实现“出口替代”的典型例证。

新加坡1965年宣布独立,当时只有橡胶园,地势坎坷不平。没有什么基础。通过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使本国经济在短期内改变了面貌。当时,新加坡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工业界实现生产自动化,重点放在推广和使用机器人上。新加坡自造的第一名“烧焊工”机器人于1983年诞生,另一台“喷漆工”机器人也相继问世。新加坡推行了电脑教育“五年计划”,使20%的中学生成为电脑俱乐部成员。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开始出口电子计算机,驶向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

韩国在过去30年里,利用美、日等发达国家改变经济结构的机会,将外国资本、技术同国内的廉价劳动力结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轻纺工业。70年代又突出发展了重化工业,用出口推动了经济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行“科技兴国”方针。为了跟上新技术革命的步伐,韩国制定了“1984-20_年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开发尖端技术,将产业结构改造为“发达国家型”产业结构;二是根本上解决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疾病、住宅、城市过密等问题。韩国的学者、实业家、官员都认为21世纪将成为“太平洋世纪”,强调“不要错过时机”,要积极地迎接“太平洋时代”。

(三)从“单向投资”到“双向投资”

单纯的国际贸易,很容易因袭原有的方式。只有通过国际投资的冲击,才能推进贸易方式的改变。

国际投资的始初行为是资本过剩的发达国家向资本稀少的落后国家的单向投资,落后国家在很长时期内几乎没有什么对外投资能力。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样,基本上属于双边行为,落后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冲出国界,走向对外投资的行列。从单向投资转向双向投资,是世界历史的巨大进步。

我们试以中国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大量外资企业落户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视角转向海外市场。可以肯定地说,寻求市场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直接动机。

1979年8月13日,_提出“出国办企业”的经济改革措施,第一次把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家政策,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

中国对外投资包括三种类型:(1)为支持进出口贸易而进行的投资;(2)为支援第三世界国家而进行的投资;(3)为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而进行的投资。

1990年,我国已开办801个世界境外企业,分布在93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港澳地区就集中了我国非贸易性企业的2/3。

1999年,我国境外投资扩展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排在前10位的是独联体国家、美国、港澳地区、泰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德国。截止20_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已达14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存量已达5百多亿美元。[10]

中国对外投资在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是首开先例,但其雄健的脚步却有后发夺人之势。尽管我国目前对外投资的比重还比较微少,风险投资领域尚未涉足,但这却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可以肯定,中国对外投资终究要跃居世界前列,并将对国际贸易发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必将成为我国步入世界经济舞台的“双子星座”。

参考文献

[1]陈胜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影响,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_,89

[2]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_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9

[3]马克思、_,_宣言,马克思_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87

[4]彼得·林德持,国际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88

[5]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9

[6]王洪庆,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_,41-42

[7]王洛林主编20_-20_中国外商投资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斯纳德,国际经济学导论[M]北京:东华书局,1967,251-252

[9]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44

[10]刘慧芳,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_,181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二篇

浅谈国际投资新趋势及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策略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中,各种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各种经济危机不断的涌现而出。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将会如何变化是当前人们探究的重点,更是当前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所在。其在发展中是利用当前科学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法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处理,提高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真正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措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

1.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企业和公司迅速的发展,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使得当前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局势。

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报告—《20_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指出,20_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3060亿美元,增长38%。这一数字接近20_年创造的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投资主体也不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增长,当前世界各种发展数据和发展形势飞速应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更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发展的良好契约和机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当前发达国家企业增长在过去各个时代中都要快,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发展模式和管理控制措施的不断应用是当前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发展中经济体和经济转型体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20_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报告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全球当地化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纷纷对外投资。而进入21 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 ,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

2. 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也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主动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截至20_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亿美元。如今,我国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来自我国的资本正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前,我国资本已经进入了多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购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等金融巨头的部分股权。

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决定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稳定低水平。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障碍。

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资本高速流动、跨国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跨国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的开拓进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选择问题,如投资国别的选择、投资所有权

形式的选择等。许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 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新世纪我国 经济 发展最重要的十年,20_-20_这三年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趋势:

行业选择上将突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

首先,今后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对外投资于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

地区分布日益多极化

发达国家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优惠的政策以及为我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被我国企业所看好。

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继续采取并购方式,缩短进入进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我们更可能会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充分享用战略联盟形式带来的好处。

随着当前 社会的不断发展,跨国企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面对当前信息技术的日益 应用,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投资方式和策略不断的变革,为当前各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挑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下,我国政府对跨国企业大力支持,使得其在发展中有着坚实的保证基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必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三篇

外国投资对我过经济效应的影响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对当地国的经济影响情况下,针对我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于引进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效应 影响分析

自我国引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增加技术创新以来,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识。本文将通过针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入手研究,分析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产生的经济效应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明确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优点和缺点,加快我国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一综述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文献,大多集中于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并利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加大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部分。另外,随着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的加大,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其他经济效应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国际技术溢出传导渠道主要有: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劳务输出,信息交流等,其中以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为传导渠道的技术外溢称为物化型技术外溢。

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不同学者因为出发角度的不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其得出的结果也不完全一样。

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国的就业效应具有二重性,包括吸纳效应和挤出效应。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和提出了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的“两缺口”理论。

综上所述,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国经济效应的影响分析,主要集中于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和通货膨胀这三个方面。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将对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我国经济效应的影响逐个进行整理和分析,其经济效应主要包括。1,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总体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利用经济内生增长理论进行分析,可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可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加快经济增长。2,对就业效应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在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同时,对我国就业效应的影响,也应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提出。其对我国的就业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就业数量,就业产业和就业区位三个反面的内容。3,对通货膨胀效应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在对企业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同时,对我国就业数量,就业产业以及就业区位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经济的通货膨胀效应也随着其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深入而不断增加。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出以下启示:-第一,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利用外资不仅仅是一般的开放政策和发展战略,更是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全球化生产分工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其资本效应与外溢效应,以保持中国经济以一定速度稳定增长。-第二,全面评价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技术外溢效应既包括以劳动者为载体的软技术、也包括以实物资本为载体的硬技术。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中国人力资本而实现了软技术的外溢效应,但并没有通过影响R&D资本而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途径。R&D资本的增加是实现一国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中国R&D投入占GDP的%,而美国为%,日本为3%。20_年中国上升为1%,达896亿元人民币,但总量上均匀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日本的1/39,美国的1/52。因此,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渠道来实现中国R&D资本的增加,进而提高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对外商投资设立R&D机构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同时,国内企业可与外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从而实现外国直接投资的硬技术外溢效应

综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影响中的技术溢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正效应;对就业情况的影响,也会因为外商投资产业不同,区位不同而产生不同影响;其对我国整体经济的通货膨胀效应,也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三,相关政策建议

我国在引进外商投资之后,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较快。但是,对于引进外商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值得我们关注,分析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之后。在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有选择的吸引外资,不要盲目引进。

2,适当调整投资区位,实现当地投资收益最大化。

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好宏观政策的长处利用管理好外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

[1]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_?ィ?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_-[3]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精确量化[M].世界经济,第12期.20_-[4]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_年第4期.-[5]江锦凡.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J].世界经济2004年第1期.-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四篇

论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对国际法的影响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投资逐渐走向自由化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投资法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对整个国际法体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法;国家主权

国际投资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国家对于跨越国界的私人直接投资关系进行管理和调控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涉及国际投资的内容、效力,对外投资的保护、鼓励与限制,关于解决投资争议的程序和规则,以及海外投资保险等,既包括国内法规范也包括国际法规范。

一、国际投资法的历史发展

二战后,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待外资的态度大体经历了两次转变,即从开放到限制再到自由化。

二战后的最初10年,发展中国家几乎毫无限制地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投向本国自然资源及关键性产业的开发,以发展民族经济。从上世纪6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转而采取了限制性甚至歧视性的外资政策,它们既意识到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能带来的利益,同时又认为国家对外资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发达国家掀起了投资自由化浪潮,促使发展中国家推行了以国际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开放国内市场,实行自由化倾向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近年来,许多国家均修订了其外资法,扩大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自由化程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异常活跃,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量。各国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增强综合国力,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资的进入,并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外资进入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外资政策。

二、国际投资对国际法原则的深化

(一)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既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国际投资领域内,国家主权原则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1、自然资源所有权。国家对其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确立的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它规定在_通过的一系列决议中,如《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决议》《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特别是《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等。

2、经济战略决策权。国家有权确立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这是国际法上的自决权的表现。在国际投资领域,国家可以决定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引入外资的具体行业,并计划引入资金的规模。

3、经济行为管理权。国家不仅在宏观上设计一种制度模式,还在微观上具体进行管理。每个国家有权按照其法律和规定并依照其国家目标和优先次序,对在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投资加以管理和行使权力,任何国家不得被迫对国外投资给予优惠待遇。

(二)公平互利原则

公平互利原则是国际经济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在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原则是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历来主张的平等互利原则的发展。现代的国际社会,其经济秩序应当从原来的“平等互利”向“公平互利”转化,它应当普遍适用于国际投资各种法律关系。

三、国际投资的国际法规制

国际法上对国际投资行为的规制具体表现为双边投资协定、在世界银行集团和WTO框架下的多边投资法律规则体系和联合国及世界银行所作出的关于国际投济的指导性文件。

1、双边协定。由两个国家对投资问题进行系统的谈判,并将双方的权利义务以条约的方式确定下来,是解决国家间投资管制法律规则不一致的良好途径。

2、区域性投资规范。制定区域性国际投资规范的努力早在二战结束即已开始。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前发展,区域国际投资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合组织都制定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投资法律文件。

3、全球性规范。投资的增长和投资争议的增加使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国际法制度。资本输出国、代表资本输出国利益的国际民间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为此提出了制定国际投资法典、建立多国间投资保证制度、成立解决国际投资争议和国际公约及机构等建议;发展中国家也为此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提出的《跨国公司行动守则》方案。

4、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投资的协议。WTO是以多边国际贸易协议为主要内容,以世界贸易组织为组织保障,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为后盾的全球性、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可以称为是多边贸易体制或者是多边协定体制。WTO条约体系主要以调整全球贸易为主要目的,但是鉴于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密切联系,故WTO体系实际上又是一个与投资有关的多边协议群。

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投资的协议主要有3个:即《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简称TRIMS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这几个协议成为关于投资的国际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有关国际投资争议的处理

正确处理国际投资争议是调整国际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国内法制度,也有国际法制度。在处理投资争议的途径和方法上,有政治手段,也有法律手段。关于解决投资争议的途径,向来有两种手段,即政治的手段与法律的手段,国内解决与国际解决。

(一)投资争议的政治解决

1、斡旋与调停。通过政治途径解决投资争议,最常见的是斡旋和调停。在理论上两者虽有区别,但在各国实践及国际惯例上,并不严守其区别,两者的作用已逐渐融合起来。

2、通过外交保护解决争议。通过投资者本国政府行使外交保护权,或同东道国政府进行外交谈判,或提起国际诉讼,以求解决投资争议。

(二)投资争议的司法解决

司法解决是指通过法院,运用司法程序予以救济。基于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国内救济原则,关于投资争议在当事人间没有协议采用仲裁解决时,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但国内司法救济不限于此,投资者也可向本国法院或第三国法院申诉。

(三)投资争议的仲裁解决

用仲裁方法解决国际争议由来已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合理的法律手段。运用仲裁程序解决国际投资争议及其他商事争议,经长期实践,已逐步制度化、国际化。无论是临时仲裁的安排或常设仲裁的制度化,作为一种处理商事及投资争议的法律手段,都是为了使双方得到公平而满意的解决。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

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也进入了WTO的关注范围。实践中关于投资的争端也会在WTO体系的争端解决机制中解决。WTO的争端

解决机制保证着法律体系的正常运转,是保障多边贸易体制可靠性和可预见性的核心因素。

WTO争端解决规则具体包括《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及其附件、《关于实施与审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的决定》《关于服务贸易协定某些争端解决程序的决定》《关于按照履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或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第五部分处理争端的宣言》,以及WTO各项规定及其配套或附属协定中的有关争端解决的条款。

五、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里向国家主权的经济主权发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拥有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庞大的管理组织体制,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跨国公司在很多行业都占据了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各个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但需要跨国公司的技术,还需要跨国公司的资金。由于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严格而有效的控制,往往使得技术落后的发展中东道国处于被动的依赖地位,形成经济依附性发展,削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五篇

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 要: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为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利用更好的资源、追逐更加高额的利润,展开了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但同时应该指出,面对大型跨国企业的挑战,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将对其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

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始于1979年:当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本东京九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经合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标志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始。起初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承包工程、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后来逐步发展到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农林渔业、运输交通、医疗卫生、旅游服务等行业。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领域有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海外直接投资。

截至20_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和备案设立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10 675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733亿美元。其中,20_年对外投资高达亿美元,同比增长%。但作为对比,截至20_年中国累计合同外资为14 794亿美元,是中国对外投资的20多倍。20_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全球的%,而当年中国吸收外资占全球的%。除规模小、项目少之外,国内企业总体实力不足,跨国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经营存在短期行为,境外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中介机构服务、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功能不完善;对外经济合作法制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有待加强,国际化经营总体上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一.我国企业在国际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1.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仍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

对外投资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要简化境外投资、工程承包的管理程序,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尽快出台新的法规,调整现行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改变审查方式,为国内优势企业的境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创造便利条件。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很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突出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权还不落实、不到位;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受到自身的限制;现有经济体制制约着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而部分没有实力的公司却通过非法途径“溜出去”,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中国企业形象的损坏。2.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对外总额中贸易企业占20%,非贸易企业占80%,其中的50%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其余的30%为非贸易企业,从事工农业、金融保险和零售业及旅游等生产活动。这种比例极其不合理。3.企业整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如果将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活动的指标,它近年来的增长率比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际贸易额的增长更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力也不断上升。据贸发会议的统计,20_年,全球约万家跨国公司,占据着全球生产的40%、贸易的65%、技术交易的80%、跨国直接投资的90%和高新技术研发的95%以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规模日益膨胀,如世界500强首位的沃尔玛,年营业收入超过3 511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中国GDP的%,印度GDP的45%,比很多小国家的GDP还要高,确实是“富可敌国”。20_年,全球跨国并购额高达8 805亿美元,增长23%,说明企业国际化经营仍处于高速膨胀期,未来的跨国公司规模将更加庞大,实力更加雄厚,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联合国贸发组织于20_年10月在上海发布的《20_年世界投资报告》。报告称,中国的一些公司已经迅速成长为FDI的全球性参与者。报告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尤其是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正在迅速成长为全球性参与者。另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_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 78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采矿业占%。事实上,中国对外投资的领域已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为主,已经拓展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农业对外经济合作和研究开发等国家鼓励的重点领域。对外投资形式也逐步发展到境外上市、股权置换、跨国并购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对外投资总体上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增幅较大,但与吸引外商投资相比,总体规模还很小。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平均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一般是3∶1,而中国约是11∶1,远远低于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时间短,“走出去”投资、开拓国际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也处于不均衡和失调的状态。

4.对外投资的规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不相称。

据商务部统计,20_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510家,而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家。可见,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金额的﹪。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此外,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这种强烈的反差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十分罕见。

5.走出去布局不均衡呈现无序和随机性

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中国海外企业大多集中在港澳、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欧洲等地区或国家,约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一半,在美、加、澳三国的投资额占中国对外投资额的40%左右。在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虽在近几年有所增长,但从整体上看还偏少,影响中国海外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而同一地区过多的企业,出现争客户、自相压价、封锁消息,不仅损害了自身利益,还造成了对中国商品反倾销案的增加。

对企业跨国经营缺乏宏观调控。从宏观角度讲,目前中国对跨国经营缺乏一个权威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这常使投资企业因接到不同政令而无所适从。此外,由于国家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因此,对外投资的发展呈现出无序性和随机性,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处于不均衡或失调的状态。

6.品牌影响力小没有整体优势

中国企业在技术上还缺乏优势,虽然中国企业的技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还较大。表现在:(1)中国企业还是从发达国家技术引进为主,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输出为辅,且输出的是一些手工艺技术或消化吸收的引进技术。(2)许多高新技术,在中国企业中还是从无到有,而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却已是从好到精。发达国家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垄断和保护,对技术转让的限制和高额要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凭借掌握的高新技术实力进行跨国经营。(3)品牌战略力度不足。单个企业的个体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缺少经过全面系统地精心策划、整体推介,提升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的国际知名品牌。(4)功能单一,没有整体优势。许多海外企业只有生产或推销功能,没有市场拓展功能、产品开发功能、融资功能和信息功能。由于功能单一,许多海外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回旋的余地非常小,顶不住市场风浪,有些海外企业连生产、推销的单一功能也日益萎缩。另外,单打一式的、各行其是的海外企业较多,而大型的综合商社式的海外企业较少,难以发挥整体优势。显而易见,这种状态不可能实现国内生产要素和国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虽然个别企业在短时期内有盈利,但本质上看,不符合国际化商品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求企业要更坚守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在创新、创意、个性化、高增值上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催生出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企业。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有实力与国际品牌匹敌,实现在国际制造业价值链中的跃升,真正叫响世界。

7.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

8.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海外企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人员选派体系、缺乏有效的培训、缺乏持续有效的绩效评估。海外企业普遍缺乏具有较高层次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中国现有的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多数是国内企业管理模式在国外的翻版,其管理仍采用国内企业的现行体制。

9.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经济合作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但是,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仍有较大差距。这首先表现在中国企业更多地关注自身短期经济效益,对社会公众利益关注较少,因此在跨国经营当中,势必在当地引起一些矛盾和冲突。比如,在一些地区和国家,中国建筑承包商与当地社区的冲突事件近年接连发生,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次,西方跨国公司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拥有良好的品牌和长期的竞争优势。再次,目前推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或认证均来自西方国家,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西方价值观的烙印,成为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壁垒。为此,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必须从战略上重视东道国的公共利益,将企业社会责任置于企业文化的核心地位,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中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1.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

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对于我国尚不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具体合作伙伴时一定要客观评价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已确定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另外,不能一味追求比自己具有明显优势的合作伙伴,一个实力相当,业务互补的伙伴更显得重要。总之,合作伙伴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

2.加快培育跨国公司提高整体实力是基础

加速中国跨国公司的建设,授予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自主权,包括外贸经营权、对外投资权、海外融资权等;其次,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经营自主权的下放,积极推动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整体利益的跨国经营;第三,要鼓励大型企业走集成商的道路,联合一批具有资产经营能力、实业投资能力、产品梯度转移能力、工程承包及项目承接能力的实力企业,将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本集成起来,组建几个综合实力雄厚、品牌优势明显的“走出去”的国际集成商,以大企业集团或综合商社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3.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是核心

“走出去”企业对银行全球化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拓展是中国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要加快金融改革与发展,满足“走出去”企业境外融资、资金结算便利、境内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等需求,以及规避投资风险、理财增值和有效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的金融工具等。要鼓励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加强合作,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开拓离岸业务,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出口应收账款的质押贷款、海外资产抵押贷款等形式多样的融资贷款服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要充分利用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辐射国际市场的优势,争取监管部门考虑综合的金融创新业务试点促进新形势下的“走出去”发展的国家战略,形成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4.注重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

中国大型企业对外国直接投资应以经营为主,出资形式也要多样化。因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销售管理经验不足,精通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也不多,采用独资形式,不利于节约有限的资金和达到与东道国企业优势互补的目的,也不利于产品的市场营销和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更不利于争取投资所在国政府和居民的广泛支持,以及获得当地的政策优惠。而采用合资经营方式,既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又有利于弥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还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合资伙伴的管理经验,销售技能,以及在市场的信誉、供货的销售渠道。但是,采用合资方式,不利于保护技术秘密,因此,对于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企业,可采用独资或购并的经营方式。

5.树立跨国投资的战略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根本

当前,人才匮乏是中国扩大跨国经营规模,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跨国经营不仅需要金融人才、法律人才、财务人才、技术人才、广告人才,更需要有战略头脑,懂现代企业管理、懂国际营销的一批跨国经理阶层。中国的多数海外投资企业,是从自己企业选派经营管理人员,有不少管理人员不具备跨国经营应具有的素质,缺乏国际经贸知识,不懂国际贸易惯例与法律、法规。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跨国公司境外投资普遍采用人员本地化战略,公司把少量管理人员派往东道国,多数雇用当地人来管理和经营。而这些派出的少量管理人员则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跨国人才的培养。

6.树立“全球”管理意识。面对国际上经营战略创新加速的状况,中国企业家应该清醒认识到,一方面,要在国内迎接国外企业和商品的“抢滩”与挑战;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企业突破自身狭隘的区域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善于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善于从大处着眼,放眼远大目标,不能目光短浅。二是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尝试新的经验,不能墨守成规。三是要融入他国文化,视差异化为一种资源,不犯文化上的错误。四是要精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不断汲取精华,博采众长。就企业决策者的领导能力而言,还要引导自己的企业和员工树立全球化经营的思想,在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认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突出促成组织向全球化方向变革,创造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学习环境,激励员工追求卓越的能力。

总结:

总之,由于中国的跨国公司尚属年轻,在向海外投资扩张和开发海外市场中,需要在实践和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成功的经验和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同时,要从中国国情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创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模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企业国家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也没有一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必须从国庆和实际出发,借鉴、洗手,最后创新发展出适合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乔宁,王要武,胡乔迁.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全球价值链策略选择[J].企业管理,20_,(1).[2] 王洛林.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经济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3] 课题组.广东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经验汇编[G],20_:12.转贴 [4]丁洋.公司内贸易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国际贸易问题。 [5]郭昕炜。战略联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思路。国际贸易探索。 [6]韦明。企业的品牌全球化战略。企业管理。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六篇

国际投资活动兴起于20世纪初,进入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世界市场的融合,国际分工日益加深,跨国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跨国公司的国际运作、跨国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投资活动得到极大的促进和发展。国际投资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国际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币资本和国际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学和投资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股票投资、国际债券投资、国际衍生产品投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指国际投资主体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理论,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投资环境,参与国际投资管理,了解国际投资运作机制,培养专业的国际投资和管理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设“国际投资学”课程开始,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尽管伴随着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国际投资学”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国际投资领域的实践仍然无法匹配。因此,如何提高“国际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从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出发,总结出其特点。

(一)理论与实务并重

“国际投资学”是一门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经济学课程,既包括丰富的国际投资理论,又有极强的实践性。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当时普遍存在的国际证券投资和信贷投资行为,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两缺口理论、债务周期理论、外汇汇率理论等。此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扩大,由跨国公司主导的直接投资逐渐在经济增长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接受和流出的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2]。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包括厂商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投资发展理论等。另外,国际投资需要极强的实践操作训练。现代国际证券投资的操作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而且需要掌握相关操作系统的运行方式、规则,以及在面临不确定环境和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时的应变能力。同时,在进行证券投资操作时,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如何对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将其转换为具有指导价值的有效信息,是在国际投资理论应用之外,必要的替代和补充。而这一部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操作的积累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选择投资方式、投资地点、合作对象、营销渠道都需要针对具体对象进行,此外包括对投资国的具体环境和投资风险的分析,同样需要实践操作的经验积累,才能够结合理论,指导投资实践。

(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

国际投资由于涉及地域广,环境复杂,面临相对国内投资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步伐加快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投资方式、领域及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内国际投资环境纷繁复杂。以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为例,无论是国际投资的规模、流向,还是方式、手段,每一年都会有明显的变化。与此相对应,国际投资理论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关理论的发展促使“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的讲解需要与时俱进,持续地改进和更新。同时,伴随国际投资理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和投资方式创新层出不穷。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例,除了传统的股权式投资外,诸如合同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技术许可及管理合同等非股权式投资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3]。这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教学内容的同步更新,需要教学重点的倾斜和取舍,也需要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有效的输出。

国际投资发展论文范文 第七篇

由于“国际投资学”课程具有理论与实务并重、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将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等问题。

(一)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

理论的发展根源于实践,并将推动实践的发展。课程教学多采用在长期教学实践和经济实践中经过检验的理论,其中部分理论或以西方金融投资环境为背景,或已严重脱离世界经济发展和投资实践,其结果必然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和应用。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持续完善,市场准入条件日益放宽,20xx年6月,中国资本市场被正式纳入摩根史丹利编制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加入这一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而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等教学资料偏重于西方国际投资实践,鲜少提及或一笔带过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际投资现实,这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发展严重脱节。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尽管教学模式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知识传授的比例仍然偏低。教学实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数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效率,但从教学效果看,单向传输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偏重于接受,弱化思考,导致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机械性,既降低了学习效率,又无法培养在实践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是强调互动、激发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虽在教学改革中被频繁提及,但在实践中却使用寥寥。除实践教学手段需要更好的物质条件辅助外,科研和教学在业绩考核中的对比失衡,导致的教学改革积极性缺乏,这是教学手段应用单一的关键障碍。更新教学手段,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资料、更新课件、教学前准备和课堂后验收,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将是时间分配比重倾斜的选择难题。

(三)双语教学资源的匮乏

由于我国与西方理论体系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并未纳入西方国家国际投资的教学范畴中,因此市面上可以找到的英文原文教材仅包括国际间接投资,即证券投资的相关内容,这与我国中文教材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的教学体系难以契合,国际投资双语教学中的教材资源严重缺乏。同时,国内教材的相关案例更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的内容不多见。以双语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是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和特点的,以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为背景的投资行为,需要掌握投资理论和语言使用,而双语教学资源缺乏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障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